113-2 娜娜院長開啟「神的對手,豬的隊友?」探索之旅:產官學與心理專家共創自我成長體驗~

在113-2學期,娜娜院長(王珊彗博士)將以「神的對手,豬的隊友?」為主題,透過薩提爾理論(Satir Model)與自我統合理論(Self-Identity Theory),帶領學生展開一場自我探索與同儕學習的成長之旅。本次計畫邀請來自產官學界與心理諮商領域的多位專業講者,共同探討人際互動、團隊合作與個人成長,幫助學生理解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並在職場與生活中成為「神隊友」,而非「豬隊友」。

薩提爾理論強調**「冰山理論」**,認為個人行為的表現只是浮在水面上的結果,而影響行為的真正因素來自於深層的信念、感受與期待。例如,為什麼有些人在團隊合作時總能帶動士氣,而有些人卻容易成為溝通的阻礙?這與個人的自我價值感、溝通模式及應對風格息息相關。透過了解自己的溝通類型(如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等),學生可以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互動方式,避免無效溝通導致衝突或挫折。

自我統合理論(Marcia, 1966)則幫助學生理解自己的生涯發展階段,探索「我是誰?」、「我適合什麼?」,並在學習與職涯發展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透過此理論,學生可以檢視自己是否處於「迷失型」、「未定型」、「早閉型」或「定向型」的自我統合狀態,進一步發掘自己的動機與興趣,提升學習與工作的投入感。

這些概念對於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大學正是探索自我、建立生涯方向的關鍵時期。透過深入理解這兩大理論,學生將能學會如何更有效地溝通、培養同儕間的學習氛圍,並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與成長路徑。

本計畫感謝**「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與「國科會計畫」**的支持,讓本次系列活動得以順利推動。此外,特別感謝來自產業與學術界的專家講者,包括:
✅ 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張榮華教授
✅ 雄青創業協進會理事長 羅偉特執行長
✅ 騏璣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謝東昇執行長
✅ 魚飾格創辦人 盧思妤
✅ 葵心理諮商所(謝文軒、劉若筠 諮商心理師)
✅ 蛹之生諮商所(林詩恩、史捷 諮商心理師)

這些專家將透過精彩的演講與實務體驗,帶領學生從學術、產業、心理學三大面向,探索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提升團隊合作能力,並在未來成為更好的隊友與領導者

「登大人前的必修課」

感謝葵心理諮商所 於2024年四月和五月共提供了四場關於自我探索與生涯規劃演講。學生對於「登大人前的必修課」、「與自己相遇- 體驗活動」演講與活動中,啟發良多。

謝文軒諮商心理師

謝文軒諮商心理師

自我探索與職涯規劃系列:「登大人前的必修課」

謝文軒諮商心理師主要透過不同問卷,像是DISC 測驗讓同學了解不同的人格特質。馬斯頓人際風格測驗(DISC),是1920年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頓(Dr. Marston)透過研究古希臘的性格學說,探究人類行為與互動模式,並將人比喻為老虎、孔雀、無尾熊、貓頭鷹四種不同動物,以藉此了解每個人屬於何種類型! 謝心理師除了分享自身的求學、打工經驗給同學參考外,也提到「擇善其身」挑選良師亦友的重要性。演講過程中,謝心理師也利用不同的手法和問卷,透過不同面向讓學生更了解自己~~

華珊派.夢想學院,感謝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經費支援

「與自己相遇- 體驗活動」

感謝葵心理諮商所 郭淑芬諮商心理師兼所長、謝文軒諮商心理師 於2024年四月和五月共提供了四場關於自我探索與生涯規劃演講。學生對於「登大人前的必修課」、「與自己相遇- 體驗活動」演講與活動中,啟發良多。

郭淑芬諮商心理師

自我探索與職涯規劃系列:

「與自己相遇- 體驗活動」

娜娜院長表示,郭淑芬諮商心理師兼所長主要透過「周哈里窗」結合猜猜我像什麼動物的運用,讓同學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以及自己眼中的自己是否有不同。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主要用來了解自我認知和他人對自己的認知之間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前提下形成的差異。可以分成開放我、盲目我、隱藏我與未知我。周哈里窗在企業界很常用來展示自我認知(我心裡的我)和他人認知(別人心目中的我)之間的差異,並通過調整和改善雙方之間互動關係的一個有效應用。郭心理師也透過拉毛線的鬆緊、長短,來讓同學體驗在生活中、家庭中、職場中的不同人際關係扮演。兩位心理師利用不同的手法,都讓學生更了解自己~~

華珊派.夢想學院,感謝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經費支援